查看原文
其他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发布

五水共治 2023-02-10


近日,为指导和规范工程项目建设,自然资源部围绕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构建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技术方法体系,编制发布了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突破现有海堤生态化、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防潮御浪减灾功能评估等技术空白,规范了红树林、盐沼、珊瑚礁、海草床、牡蛎礁、砂质海岸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注重了各类生态系统自身的减灾和恢复能力,强化了修复效果跟踪监测与评估,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内容完整、技术相对完善的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
2021年1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对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进行了报道和推广,旨在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及基于生态系统的减灾举措(Eco-DRR),并谋求其应用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下一步,将联合开展海岸带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征集与评估等工作,联合举办成果推广活动,积极分享中国经验,增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国际影响力。推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为国际社会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脆弱性和灾害影响及应对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解读


最近,IUCN官网推广我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标准发布的信息,请问能否介绍一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编制与发布的背景和编制的主要思路


答: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编制与发布是为了落实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国海洋灾害种类多、灾害风险大,全国三分之一的沿海县区都处于海洋灾害高风险地区,每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左右,其中,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占90%以上。目前,风暴潮灾害防御措施主要以海堤等工程措施为主,尚未充分发挥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天然生态减灾功能。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编制主要聚焦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和减灾需求,采用生态减灾理念,通过保护修复海岸带生态系统,巩固增强其防潮御浪、固堤护岸等减灾功能;或对海岸防护工程设施进行生态化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协同增效。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针,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减灾功能;二是坚持安全为本原则,在保障沿海防御安全的基础上,推动防御措施从传统硬质海堤向生态防护转变,促进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协同发展,提升海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原则,由海向陆既包括滨海带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也涵盖了海堤以及陆域的防护林分布。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实施区域,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建设类型组合的修复方案,构建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的综合防护体系,提高海岸带韧性。



请介绍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


答: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涵盖海岸带各类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和生态减灾修复2类21项技术标准。现状调查与评估类技术标准具体内容是采用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识别等方式,针对红树林、盐沼、珊瑚礁、海草床、牡蛎礁、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各类生态系统的分布状况、植被特征、生物群落、环境要素及威胁因素,提出现状调查的技术要求。在掌握生态系统分布和生态状况的基础上,开展受损评估以及原因分析,从而提出全国各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布局建议。生态减灾与修复类技术标准是在保护修复布局建议的基础上,聚焦修复区域,提出科学合理的多种建设类型组合的修复方案,促进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主要内容包括滨海区域的各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要求。在技术流程上区别于一般修复项目的技术要求,是以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为目标,开展修复区域适宜性评价,提出工程建设或者植被种植的优化方案,从而在达到预期生态修复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发挥生态减灾功能。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红树林为例,100米宽度的红树林带可消减波高15%~65%,500米宽度的红树林带则能够将波高消减50%~99%,具体效果与红树种类、密度等因素有关。这项成果可为优化红树林、盐沼修复措施,提升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请问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在实践应用上有哪些成效


答:以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为支撑,为履行“两统一”职责,守住海洋自然生态安全边界,2020年自然资源部首次组织开展了全国滨海盐沼、海草床生态系统调查,摸清了两类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生态现状及面临的主要威胁。其中,我国滨海盐沼面积1132.15平方千米,滨海盐沼植物种类丰富,外来物种入侵明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生境总体稳定。但面临着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以及互花米草入侵等威胁压力;海草床面积106.37平方千米,海草床植被类型南北空间差异显著,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海草床分布区水体及沉积物环境总体较好。但面临着渔业捕捞、海水养殖、自然灾害以及藻类等其他物种竞争等威胁压力。上述成果可为科学优化修复布局、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及管控政策等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注重技术标准应用实践,结合2019-2021年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了技术标准的指导作用,深入贯彻了生态减灾理念,为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提供科学指导,有力推动了基于自然的、更有韧性的海岸带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的综合防护体系建设。



请问为什么编译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英文版,其发布的国际影响和意义


答:为了促进中国技术走出去、中国标准国际化,深入开展我国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技术成果国际宣传,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自然资源部已组织将海岸带保护修复系列标准进行英文编译,形成了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团体标准英文版,并于2021年10月发布。引起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关注。2021年1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对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进行了报道和推广,旨在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及基于生态系统的减灾举措(Eco-DRR),并谋求其应用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自然资源部已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法开署等机构达成共识,启动合作。


下一步将联合开展海岸带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征集与评估等工作,将通过搜集和整理全球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项目的成果和经验,编制海岸带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制定滨海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生态减灾修复技术手册,联合举办成果推广活动,扩大生态减灾应用等国际交流与宣传活动,积极分享中国经验,增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国际影响力,推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为国际社会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脆弱性和灾害影响及应对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请问是否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国际上生态减灾进展和应用


答:同我们国家一样,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生态减灾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倡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海岸防护上提出了新的理念,即使用基于生物、工程和生物相结合的防护措施替代或改造传统的海岸“硬性”防护,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成功的发挥了防御灾害的能力。


例如,美国已经建设了超过120个生态海岸项目。他们在伊利诺斯州米德尔顿海岸通过抬升岸滩区域的高度,种植盐沼植被用于应对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带来的影响;在缅因州萨科以及罗得岛州纳拉甘塞特等海岸采用沙丘修复的方式进行海岸防护;在康涅狄格洲斯特拉特德海岸通过建造人工鱼礁作为生态防波堤以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


澳大利亚在新南威尔士的部分沿海区域采取沙丘和植被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天然的海岸防护屏障。沙丘和植被系统同时也为一些动物提供了觅食场所和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再如,众所周知,荷兰在在沿海区域建成了举世闻名的漫长的海堤。但是,这些工程建设使水体滞流、局部成为一团死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恶化。为此,荷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打开水道、建造“鱼类洄游通道”、建设可开启的闸门等来改善和恢复海岸生态环境。


同样的,德国为应对气候变暖及海平面上升影响,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和自然环境,在与荷兰接壤的瓦登海岸采用了“宽绿堤”新型堤防模式,堤坝覆盖着丰富的草皮,并直接连接邻近的盐沼植被,减轻了海浪的冲击,缓解了海岸侵蚀。


总之,生态减灾理念在国际上越来越深入人心,众多国家结合本国国情和当地的海岸自然地理特征、灾害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动建设类型多样的基于自然的海岸防护措施。



来源 | 自然资源部、观沧海

图源 | 温州发布、台州发布

编辑 | 王永吉    审核 | 杨玉泉

往期推荐

守护新春,致敬坚守一线治水人

我省七部门联合公布2021年度“浙江省节水标杆单位”

温州投资最大引水工程新年实现“开门红”

数字赋能“五水共智” | 舟山首个“智慧河湖管理”场景应用上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